close
福州街
由於福州是荷蘭人和清朝進行貿易的前線,雞籠又是和福州最近的港口,因此,兩地間的往來非常頻繁而密切,荷蘭人甚至認為,「如果福州的韃靼人過份刁難我們,雞籠方面應為我方提供很大的便利。」(巴達維亞日記,第3冊;349)
因此,荷蘭人把雞籠當成東亞航路上的重要中繼站,同時是推進或撤退對中國貿易的後勤基地,有些福州人也在這個時候來到雞籠灣為荷蘭人工作,使雞籠島的福州街開始出現。
1664年荷蘭人重新佔領雞籠灣以後,把雞籠島上的商街當成一個海洋貿易市場,這裡同時也扮演著荷蘭船隻南來北往中途停靠的補給基地或轉口商品的轉運站。另一方面,荷蘭人正在距雞籠115浬的福州展開和清朝的貿易,雞籠和福州剛好是荷蘭商船航行於東亞南北航路中的兩處中繼站。
荷蘭人原與清朝聯盟攻打鄭成功,1665年這種聯盟關係中止後,對荷蘭人在中國的貿易非常不利,同時也連帶影響到雞籠的貿易。(楊彥杰,2000,P306、307)
鄭氏趕走荷蘭人以後,在台灣北部的淡水及雞雞設重兵,主要是為防清軍從台灣北部攻擊,然而,並沒有餘力進行統治,頂多有一些和日本及英國的貿易罷了。
荷蘭人離開後,鄭氏政權和福州人同為漢人,大多數福州人仍留在福州街,延續荷蘭時代海洋轉口貿易的經營和商業街道的運轉。原來西班牙時期的「聖薩爾瓦多街」,在荷蘭及鄭氏時期,就以「福州街」之名流傳後世。
今天和平島社靈廟後面即為昔日福州人聚集、和日本、琉球人作生意的「福州街」。
全站熱搜